近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2021年度专项考核结果的通知》,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矿业科技)在本次专项考核中获评优秀。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批“双百企业”,中核矿业科技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改革要求,在中核集团和中国铀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国企改革、科研院所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走出了一条全方位、立体化、由内而外的高质量改革发展之路。2020年公司改革做法与成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改革样本》,在集团公司两次科研院所改革评估中均名列前茅,2021年利润总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平均增长率均超20%。
1
完善特色法人治理结构
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2019年7月22日中核矿业科技揭牌成立
中核矿业科技的成立打响了中核集团科研院所改革的第一枪,也逐步构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事业一体化治理新模式,推动核四院、核化冶院两个拥有60余年历史的老院所焕发了新生机。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通过党建进章程,党委书记、董事长、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肩挑”,专职党委副书记进入董事会等举措,实现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发布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和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党建责任制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有机统一,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二是创新构建“321”管理模式。以中核矿业科技为经营平台,通过持续推进人员、业务、制度、文化的融合,实现一体化企业化管理,形成了 “三块牌子(中核矿业科技、核四院、核化冶院)、两种体制(企业、事业)、一套机制(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的“321”独特管理模式。三是建立并完善现代法人治理机制。公司创新完善了一体化模式下的“新三会”、“老三会”、经理层和职能机构建设,积极落实本级和下属混合所有制子企业董事会职权,相关决策事项实现由上级审批变为股东表决;董事会向总经理充分授权的同时,同步建立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机制,权责对等、运行高效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落地见效,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2
抓牢三项制度改革“牛鼻子”
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三项制度改革是否深入是决定公司创新发展活力能否激发的关键”。中核矿业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邢拥国强调,也始终将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改革三年行动走深走实的核心来抓。
全级次全覆盖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实施梧桐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百万基础年薪+百万引进奖励+百万安家费”的三个“100”力度筑巢引凤。发布科技人才管理办法,明确公司级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岗位工资分别与公司总经理助理、部门正职同级,并分别额外享受10万元、6万元薪酬激励,现已完成首批2名公司级首席专家和6名科技带头人的聘任。二是实施市场化用人机制。中核矿业科技以精细化管理理念打造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量化考核体系。全面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持续推进干部竞聘上岗和末等调整;在100%实现员工市场化招聘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员工企业化管理;新招聘员工、新竞聘上岗年轻干部和外派到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干部全部签订企业劳动合同。三是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2020年,中核矿业科技在中国铀业板块率先实施工资总额备案制,实行了独具特色的企事业一体化薪酬制度体系和企业化岗位管理体系,获得职工代表大会96%的高票通过。四是实施中长期激励。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将转化净收益的50%-70%用于奖励,近2年已实施奖励274万元。在医药化工所等民品业务市场实施虚拟股份激励,已累计激励1200余万元。在二级单位试点实施岗位分红激励,将15%的净利润奖励15%的核心骨干人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设立杨承宗科技奖,强化物质和荣誉双重激励,职工创新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中长期激励
3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天然铀高水平战略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第四代铀矿采冶关键技术研究,提升铀矿采冶
技术能力与铀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中核矿业科技以打造国家天然铀及共伴生放射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创新基地为目标,谨记“国之大者”,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天然铀战略科技自立自强。
是牢记首责使命。中核矿业科技在全方位技术支撑我国所有铀矿山建设、运行和退役,实现我国三代铀矿采冶技术进步和工程化应用的同时,全力支撑千吨级铀矿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智能、高效”第四代铀矿采冶技术攻关,瞄准天然铀发展“卡脖子"问题,推动二次开发、二次成井、精细化堆浸、铀稀土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技术取得突破并得到应用。二是提升平台能力。近三年新获批自然资源部放射性与稀有稀散矿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放射性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创新平台3个,获批中核海水提铀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集团级创新平台2个,建成国内首座铀纯化转化试验基地等中试平台3个。公司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完善创新体系。发布10余项科研管理和创新激励制度,对项目负责人充分授权,建立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强化“小核心、大协作”创新理念,牵头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5项,作为“海水提铀技术创新联盟”秘书单位,牵头发布"海水提铀中长期发展规划",启动海水提铀创新发展基金;在全国范围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实现“柔性引智”,截止目前已发榜4个研究项目,研究经费780万元,其中单个最高350万元。每年投入经费1000余万元用于自主研发。2020年以来,公司累计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技奖励20项,其中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完成矿业、材料、环保、仪器等4大领域的7项成果转化,2022年已新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7项。
4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强化战略支撑与产业发展双循环
中核矿业科技坚持研产一体化发展,确立“12562”十四五发展思路,系统谋划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核工业产业链战略支撑与市场化产业开拓双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全周期支撑中国铀业海外铀资源战略布局
一是明确顶层设计。绘制公司“十四五”发展蓝图,确立“大矿业、大化工”创新发展方向,明确以“天然铀和共伴生放射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一条主线,提升科技创新和工程服务两大核心能力,努力构建矿业、化工、环保、智能制造、检测五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二是强化核工业产业链战略支撑。充分发挥公司研究、设计、工程一体化能力,全方位支撑天然铀千吨级大基地建设、参与田湾核电工程、“华龙一号”海外首堆、高温气冷堆、人造太阳-ITER等重大项目,支撑核工业全产业链发展。三是加强产业开拓。积极实施资本运作,中核华夏引入战略协同的民营资本,实现混机制、强活力、促发展;釆取“央企控股、地方国资和优秀民资参与"的市场化合作模式,成立中核安徽计量检测有限公司,实现了核检测能力向民用市场的高效转化。
与海南核电签署海水提铀战略合作协议
中核矿业科技即将成立三周年,广大职工干事创业激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核矿业科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核集团和中国铀业改革部署,以时不我待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劲头,将改革工作走深走实,为不断提升天然铀战略科技高水平创新能力,将中核矿业科技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型矿业科技集团而不懈奋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核集团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推进会